中新社昆明11月1日電 (馬騫)1日,記者從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海事局獲悉,“瀾滄江—湄公河”成品油運輸首航油輪1日下午抵達泰國清盛港。油輪將根據中泰簽署的“蔬菜換石油”協議,將泰國成品油運回西雙版納。
“相較昆曼公路的陸路運輸而言,水路運輸的優勢在于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都能大大降低。”西雙版納州海事局副局長劉榮明說,陸路運輸經老撾到泰國,大約需要三天,而油輪噸位高,經水路運輸僅需一天半即能抵達泰國清盛港,且不需過路費,大大節省了成本。“首航標志著云南打通了水陸并進的成品油進出口運輸新渠道。”
云投版納石化有限責任公司是這一項目的實施主體,該公司副總經理柳林介紹,“油輪運輸載量是油罐車的10倍。”目前該公司擁有3艘油船和1艘國際救援船,一艘油輪可運輸成品油250噸,4天時間便可從景洪港往返清盛港一趟,途中沒有過路費,運輸一趟連上6名船員的工資成本約在8萬元人民幣。
柳林稱,目前進口成品油除了做必要的儲備外,主要做轉口貿易銷售到緬甸、老撾等地。接下來公司將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成品油運輸管理,力爭繼昆曼大通道陸路運輸之后,開辟另一條對外開放途徑,形成水陸并進的成品油進出口運輸新格局。
“瀾滄江—湄公河”水系是中國對接東南亞的黃金門戶,也是亞洲僅有的一條一江連六國的國際河流,被譽為“東方的多瑙河”,有“黃金水道”之稱。2008年6月,中國與泰國簽訂了“中國云南蔬菜換取泰國成品油易貨貿易協議”。協議約定:中方向泰國出口1000萬噸蔬菜,進口50萬噸成品油,涉及價值6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額。今年3月,云投版納石化成功與泰方簽訂了兩個合作項目,當月15日,“瀾滄江—湄公河成品油運輸”通過中國國家交通部審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