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項目不一定要建新廠房,新項目同樣可以利用老資源。1月7日,記者從渤海裝備獲悉,這個公司打破投資思維定式,以新項目盤活閑置、低效老資源,2013年減少投資8000余萬元。
潛油電泵電纜升級改造項目,是渤海裝備控制增量、盤活存量的一次成功實踐。為實現電纜老舊生產線的升級提檔,原計劃投資7000萬元,新建一處廠房,并更新全部設備。項目負責人解釋說,以往上項目就意味著要有新廠房、新設備。但建造新廠房需要投入1400余萬元,隨之而來的是每年高達幾十萬元的折舊費。按照這個方案改造,項目投產之時就要面臨虧損的風險。
為降低投資成本,經過調查論證,渤海裝備決定將3座閑置多年的老廠房改造為生產車間,生產設備僅購進核心部分。
觀念的轉變帶來成本下降的連鎖反應。項目預算減少近5000萬元,縮減到1989萬元。電纜廠原廠735萬元的資產向外劃轉后,公司實際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只有1200余萬元。
經過調查,記者了解到渤海裝備利用舊廠房實現升級改造并非個例。2013年9月,渤海裝備與一家國際行業龍頭公司成立生產高端管道球閥的合資公司。渤海裝備沒有為這家新公司另立門戶,而是選擇改造利用下屬公司7834平方米的廠房。項目投資則主要用于購買機加工、焊接、檢測等生產線關鍵設備。此外,渤海裝備還通過改造轎車修理廠房、庫房建成了一座液化天然氣應用裝備生產車間,實現了公司低效資源向綠色裝備制造領域的轉移。目前,這個投資656萬元的項目已收回成本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