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DP(動力定位)浮托技術安裝的最大組塊惠州25-8DPP(鉆采平臺組塊),在導管架的托舉下,像巨人一樣屹立南海。
5月21日,香港東南140公里處的南中國海域,中國海油首次用DP駁船“海洋石油278”創造了這一壯舉。總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武廣齊和參建團隊見證了這一“里程碑”。
當日上午7時,“海洋石油278”載著1.3萬噸重的平臺組塊,駛入導管架正南方2000米,拉開安裝序幕。隨后DP系統開啟,該船沿著設計路線,以每秒0.125米的速度自動向導管架槽口駛去。當時,海風5級,船在波峰浪谷間行進,杯水不搖。
10時,船離槽口5米,DP橫向手動模式開啟。10時55分,在0.2米的槽口狹窄回旋空間內,該船借助DP定位、激光定位和風浪潮儀等先進技術筆直前行、精準推進。11時17分,該船平穩抵達限定位置,組塊LMU(對接緩沖器)對齊導管架上的插尖,DP浮托實現關鍵一步。11時42分,在落潮和壓載雙重作用下,組塊隨船穩步下降。12時40分,組塊與導管架開始對接。13時50分,組塊載荷完全轉移到導管架上。14時25分,船從導管架槽口安全撤離,DP浮托圓滿成功。
此次DP浮托安裝,打破了中國過去單一錨系浮托方式,實現了海上萬噸級平臺組塊安裝技術的新突破。相比錨系浮托,這次浮托效率提升四倍,更有效地控制了安裝風險和投資。
錨系浮托和DP浮托是目前世界上大型平臺組塊安裝工程的兩大浮托方式。此前,中國海油慣用錨系浮托,即用多艘拖輪幫助載著平臺組塊的駁船拋錨,駁船利用潮汐原理,在漲潮時分收錨牽高位進入導管架槽口,在落潮時分,通過船舶調載技術,實現組塊與導管架“合體”。2005年至今,應用該方式,中國海油已安裝10余座海上平臺,其中去年實施的荔灣3-1中心平臺組塊,重逾3萬噸,重量亞洲最大,世界第二。
2009年發現的惠州25-8油田,因各種因素需用有7個推進器的DP自航駁船“海洋石油278”浮托安裝。盡管DP浮托沒有錨系浮托那么繁瑣,施工更高效,但設計、分析卻很復雜,且沒有應用經驗。總公司工程建設部、研究總院、海油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等部門、單位協同攻關,成功掌握這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