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石油和化工行業投資增速下滑明顯的影響,我國化工裝備需求減少,日子相對不好過。不久前召開的中國化工裝備協會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業內人士判斷,下半年石油與化工裝備行業將進入深度調整期,增速可能延續下行態勢。但石化行業迫在眉睫的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將給化工裝備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并引導行業走出困境,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據中國化工裝備協會理事長張聲介紹,上半年,我國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顯著降低,新開工項目明顯減少。受其影響,全國化工裝備需求減少,雖然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仍保持一定增長,但利潤增長幅度明顯降低,虧損企業數量和虧損額明顯增加。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也大幅下滑,新開工裝備制造項目減少較多。
不少化工裝備業內人士預測,下半年,化工裝備行業受部分傳統化工及煉油行業產能過剩影響,化工裝備需求依然比較疲軟,價格總水平仍會下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預計下半年化工裝備行業主營收入將略有增長,行業利潤率進一步回落,虧損企業和虧損金額會有較大幅度增加。煉油、化工生產專用設備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新開工項目將延續減少的態勢,經濟運行將承受更大壓力。
但是,業內人士同時認為,石化行業結構調整及轉型升級將對化工裝備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化工裝備行業必須抓住機遇,加強科技創新,加大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力度,突破制約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研制高效、節能、環保的化工裝備產品,以滿足石化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需要。只有在推進石化行業轉型升級的進程中積極主動、有所作為,化工裝備行業自身才能迎來技術進步、產業優化、產品升級,才能逐漸復蘇并實現更穩健持續的發展。
中國化工裝備協會專家趙敏建議,化工裝備行業應在煤氣化、可燃冰開采、深海水下油氣開采、高效換熱、高風險污染物削減等領域開展相關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工作,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避免與同類企業在中低端領域的惡性競爭,從而化解產能過剩,帶動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化工裝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