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大年二十九晚間,一則來自華爾街日報的消息讓準備進入休假狀態的媒體炸了鍋。這篇名為《China Weighs Mergers for Big State Oil Companies》的報道中提到,中國官方正在考慮中國正考慮在大型國有石油企業之間進行超級合并,可能的合并方案包括中石油與中石化[微博]合并,以及中海油與中化集團合并。
這條消息剛剛經過海外媒體的發布,立馬就見到了效果,在2月18日港股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中,中石化大漲4.65%,中石油和中海油則均上漲接近3%。A股節后首個交易日“兩桶油”雙雙上漲,中石化盤中漲幅一度超過5%。港股市場上,“兩桶油”也低開高走。
傳聞引發激辯:合并是方向 細節難認同
然而消息公布之后,多家研究機構的報告則認為,三桶油整合的大方向正確,但是可行性不大。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其實三桶油的合并傳聞很早就有,但是真要合并難度很大。
消息出來之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以及國資委等相關單位都未予回應。盡管合并傳言未被證實,但仍然有能源評論人士認為,華爾街日報的消息或許并非空穴來風。
有觀點認為,三桶油的合并將提升中國石油企業的海外競爭力并提高盈利能力。據2014年7月發布的最新《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石化、中石油已經擠掉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石油公司,緊隨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之后。按照年度營收排名分別是:殼牌4596億美元、中石化4572億美元、中石油4320億美元、埃克森美孚4076億美元。不過按照年度盈利排名的話則是:埃克森美孚326億美元、中石油185億美元、殼牌164億美元、中石化89億美元。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如果關注點是海外市場,三桶油的整合會提高海外競爭力,但如果考慮到國內市場,相互之間競爭多一點會更好,競爭提高效率。多家研究機構的報告則認為,三桶油整合的大方向正確,但是傳聞中方案的可行性不大。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其實三桶油的合并傳聞很早就有,但是真要合并難度很大。
巨無霸合并成風尚 風口需看清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國企“巨無霸”合并傳聞四起,有的成真,有的則被證偽,其背后則是市場對于相關行業梳理整合或做大做強的預期。
2月11日“移動信息”官微爆料稱:中國電信將與中國聯通合并;中國移動與廣電網合并。信息產業嚴重產能過剩是此次電信行業重組的主要原因。不過,該則消息迅速被工信部辟謠,稱目前暫無考慮電信業重組。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微博]與中國電信也均否認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不過,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電信行業整合只是時間問題。
電力系統的重組傳言則“夢想成真”。2月初,國務院國資委已通知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電投)啟動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聯合重組的工作,而具體方案待定。
2014年9月份市場曾傳出“南北車”即將合并的消息,兩家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沒有更多信息提供。但緊接著去年10月份,“南北車”便雙雙因重大事項而停牌,去年12月份復牌時,兩家公司合并公告已昭告天下。
有投資界人士指出,市場若突然傳出某個產業或幾大企業的整合,也許并非空穴來風,投資者需仔細分析辨別。此前,A股大藍籌板塊個股已經普遍回調,上升壓力明顯減少,加之“南北車”合并的真實案例,市場資金似乎也熱衷于這種概念的炒作。今后,可以隨時關注相關消息,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