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份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行,跌幅超過50%,特別是去年9月份以后出現的“斷崖式下跌”現象,為石油產業鏈上的企業帶來了一場“集體危機”。在本屆石油裝備展上,“如何應對低油價下的危機”這一問題,也成為參展企業、石油石化專家學者討論的焦點話題。
9月17日,記者在裝備展現場隨機采訪了多家參展企業,負責人和銷售人員均表示,油價下跌的壓力逐漸傳至石油裝備制造業,他們對這場“油價寒冬”所裹挾的寒意感受鮮明。
一家東營主營石油油套管接箍設備的石油機械制造企業透露:“從去年十月份開始,公司的接單量驟減,原本24小時不停的生產車間大量停產”,其銷售人員稱,為了應對危機,公司不得不從原來200多人裁員到80人。河北一家石油裝備企業公司則表示,油價下跌導致上游業務量減少,該公司賴以生存的美國、歐洲等重點區域客商出現流失,負責人不得不頻繁參加國外展會,研究生產其他類型產品,并開始著手建設網絡銷售平臺。
在與石油裝備展同期舉辦的中國石油裝備產業發展峰會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政策研究室發展戰略處處長唐廷川分析,此輪國際油價下行除了市場供過于求以外,也是世界經濟及資源性行業進入新周期、金融市場監管加強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油價寒冬”的周期性特征明顯,這次可能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幾位石油石化專家、從業者都在發表的專題報告中談到了上述問題的應對辦法,本報盤點如下:
關鍵詞1:雙刃劍智能化創新力
·受訪者: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 徐東華
■觀點:石油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撼動,到2035年,石油在全球能源結構中仍將占到31%。不過,石油技術正朝著大型化、智能化、網絡化等方向發展,前沿企業正廣泛實現智能控制,簡化用戶操作,降低人工成本;目前廣泛采用的工業局域網系統也必將被更先進的網絡通訊方式所取代。
“低油價”是把雙刃劍,給中國的石油裝備企業也帶來了機遇。隨著石化行業新開工項目減少、已開工項目支出大幅削減,采購商會將目光更多轉向像中國這樣更有價格競爭優勢的國家。
東營作為因油而興、因油而建的城市,石油裝備產業發展迅速,應該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擺在石油裝備產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破一批重點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產品,把握住《中國制造2025》戰略與國際產能合作的契機。
關鍵詞2:互聯網+制造業
·受訪者: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統管理部原副主任 張志檁
■觀點:參考互聯網+第三產業的發展模式,以及德國“工業4.0”時代的成功經驗,石油裝備業也應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跨界融合,突破互聯網和制造業之間的堡壘。石油裝備企業在營銷方式、渠道、產品、運營上都應掌握“互聯網哲學”,向著石油裝備軟硬件一體化發展,借助O2O模式改變原有的銷售模式。
在組織模式上,未來將改變傳統企業的管理模式,由大規模生產轉向大規模個性化生產,且向大規模生產+服務轉型,將借助產品盈利轉型為以產品為平臺,借助技術、管理和服務盈利。
關鍵詞3:政策扶持科技創新資源整合
·來源《中國東營石油裝備城市發展報告》
■觀點:東營將整合資源,強化政策扶持,加強對外合作,推動石油裝備產業做精產品、做優結構、做大規模、做足特色。
要推動石油裝備產業列入國家和山東省戰略發展規劃,促進產業擴規升級。積極爭取各級支持,力爭將東營石油裝備產業發展列入國家和山東省“十三五”規劃;堅持走自主研發與創新道路,加快國家采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發揮科瑞集團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園等技術創新載體作用;支持企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打造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高端制造業人才隊伍。
優化石油裝備產業發展布局,形成勝利經濟開發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營港綜合保稅區互為支撐、百花齊放的石油裝備產業發展格局;推動石油裝備資源整合,發揮石油裝備商會等行業組織作用,加強與勝利油田的合作,在產品采購、資金扶持、資源共享、產業整合等方面形成長效合作機制。
加快東營港、廣利港和東營疏港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石油裝備大宗貨物的倉儲和運輸能力;加快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組建融資擔保公司,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解決好石油裝備企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深化招商引資,瞄準世界500強、國字號央企,引進產業鏈長、科技含量高的旗艦型項目;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戰略實施,鼓勵企業“走出去”,對企業境外設廠、承包工程、建立研發中心等給予重點扶持。
關鍵詞4:知識產權國際化資本運營
·受訪者: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石油與能源行業業務委員會主任姜濤
■觀點:知識產權驅動石油行業創新發展已經是必然,其表現在,一是石油企業通過知識產權的導航、分析、引進和運營,進行產品升級,迎接產業結構調整變化。制定技術發展戰略,夯實企業自身產品結構升級,突破目前中國石油企業的低端競爭紅海,形成差異化和高端化;二是制定與實施品牌戰略,擴大在全球市場中的影響力,在產業裂變和重整中重塑企業形象;三是以知識產權為紐帶實現協同發展和資源整合,將產能集中過剩變為鏈條互補。
石油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化很明顯的行業,石油公司的發展和運營模式都應遵循這個規律。一是石油的重要地位是短期內無法取代的,市場容量仍然巨大,石油公司應該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尤其是隨著“一路一帶”戰略布局,將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二是順應世界油氣格局的變化趨勢,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如煤層氣、頁巖氣和天然氣的開采技術,如高效節能環保技術,提升產品質量水平和產品標準。
縱觀世界知名公司的發展路徑可以看出,資本運作是其迅速發展的必要條件。資本運營是石油公司整合技術和占據資源、延伸產業鏈的條件;也是夯實研發、提升技術水平的支持。石油裝備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也將帶來社會資源的聚焦,將企業帶入一個新的戰略要地。建立石油產業發展基金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