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 彭元正
在國內外經濟形勢都趨于平穩的前提下,我國石油產業要增強在國際原油市場的議價能力,同時還要拓寬國際原油的供給渠道,并借原油價格相對回落的機會加快產能調整和升級,大力提升煉油行業的盈利能力
縱觀前三季度的經濟形勢,盡管一些指標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緩,但在就業形勢好于預期以及基礎設施投資提速等因素的影響下,整體運行仍在合理區間,因此作為經濟發展的能源供應重要來源之一的石油產業,其運行也保持了相對平穩態勢。中經石油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三季度中經石油產業景氣指數為98.4,與上季度持平,回升動力依然不足。從景氣指數的走勢來看,前三季度的石油產業經濟運行情況雖略低于去年同期,但總體運行較為平穩,景氣運行依然處于動力不足的平緩態勢,且存在繼續下行的風險。
在重點監測的產品中,三季度所有產品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按增速由高到低順序排列依次是:煤油、汽油、天然氣、柴油和天然原油,增速在24.2%到0.9%之間。從生產合成指數的走勢來看,繼續呈現出低位震蕩的走勢,增長水平總體上低于去年同期,但與一季度的大幅回落不同,二季度和三季度的生產合成指數出現了回升態勢。
值得關注的是,三季度,據中經石油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我國石油產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7%,漲幅比上季度回落1.2個百分點。出廠價格總水平的漲幅回落,主要源于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下跌,自今年6月24日上調成品油價格之后,截至目前我國成品油市場已迎來“六連降”。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的回落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持續下行,從而使得我國石油產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也開始回落。從發展趨勢來看,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下行的動力已不足,因此預期四季度出廠價格總水平還將維持同比增長的趨勢,但增幅可能會進一步收窄。
整體而言,今年前三季度石油產業經營情況較為平穩,但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產業內部盈利能力的分化現象進一步加劇,這種盈利能力的差異,可以歸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與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在價格波動較大時不能及時反映煉油企業的生產成本,削弱了其盈利能力,但隨著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日益完善,這種影響正在降低。另一個就是我國煉油行業的整體發展極不均衡,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但先進產能又明顯不足,煉油能力超過2000萬噸/年的生產企業只有3家,大多數煉油企業的產能相對落后,存在裝置系列多、單系列規模小、裝置構成復雜、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能耗較高等諸多問題,而這些因素也直接導致我國煉油行業的整體盈利能力低下。
預計,今年四季度石油產業經濟運行將保持基本平穩的態勢。石油產業當務之急是要在增強國際油價的議價能力和提升煉油產業的盈利能力的“兩個能力”上給力。我國石油產業要增強在國際原油市場的話語權,通過多邊談判形成有利于國內生產的定價體系,加強與俄羅斯、OPEC成員國等石油輸出國的合作,避免我國石油產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的過度波動。同時還要拓寬國際原油的供給渠道,并借原油價格相對回落的機會加快產能調整和升級,大力提升煉油行業的盈利能力。未來,我國煉油行業必須加大落后產能的淘汰速度,推進規模企業的技術改進和設備升級,通過規模化、技術化的發展實現盈利能力的提升。